如何学习一门新技术

文章目录

定义技术

首先来定义一下 技术 的概念。技术是 知识 的一种,如果按照弗里茨-马克卢普的分类法,技术应该属于 实用知识。如果按照 Towers 的分类法,技术应该属于 实践性知识。如果按照波兰尼的分类法,技术应该属于 关于技能和诀窍方面的知识。

弗里茨-马克卢普根据知识的实用价值把知识分为五类:实用知识、学术知识、闲谈与消遣知识、精神知识、不需要的知识。

一九六六年,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陶尔士 (Towers)、陆克斯 (Lux)和雷(Ray)等人,受 Maccia 系统化知识思辨理论的影响,将人类知识分类成「描述性的知识」、「规范性的知识」、「实践性的知识」、与「形式性的知识」四大领域.

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在 1996 年发表的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》报告中,以波兰尼的知识分类为基础,进而把人类的知识分为四大类:关于事实和现实的知识、关于自然规律和原理方面的知识、关于技能和诀窍方面的知识、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。前两类为可编码的显性知识,后两类为不能明言的意会知识。

2 月份 SAGI 读书会 选书 《俞军产品方法论》 中也提到了关于企业知识传承的问题,在这段话中可以看出,技术属于可以用语言文字符号传递的 显性知识。

生产效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企业才能得以延续。企业使用 权威 的力量来提高效率。利用各岗位的专家表现出超出市场平均水准的更优决策来战胜市场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专业知识,专业知识中的 显性知识 可用语言文字符号传递,但 默会知识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。企业管理者通过设计内部惯例和制度,将一部分专有 默会知识 转换成 企业共同知识,从而提升提升组织效率。

在这篇文章中,我把 技术 定义为: 可以通过现有资料进行全面掌握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与能力。

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,由于技术解决的是 实际问题,不可避免地,技术会根据现状的变化出现过时的情况。由于可以 通过现有资料全面掌握,时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找到正确的资料,才能准确掌握技术。当今的互联网上,优质和劣质的资料混杂在一起,我们必须寻找到特定的锚才能判断资料的质量。

对于程序开发技术,我主要用下面几个锚:

  1. 该技术的官方网站/官方文档。
  2. 社区。
  3. 问答网站。
  4. 经典书籍。
  5. 相关联的技术。

下面展开讲一下。

官方文档

官方网站/官方文档永远是你学习这门技术时首先阅读的。一个值得学习的技术,应该是相对优秀的。如果它的官方文档不能让你满意,那就只能说明两件事:

  1. 该技术还不够有名,可能属于项目早期。
  2. 该技术由于维护人员太少而有维护风险。

在技术百花齐放的今天,对于一门技术,你往往能找到大量的替代者。此时需要睁大眼睛挑选,如果在选择上出了问题,可能会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。如果官方文档很不完善,可以观察项目是否处于早期阶段。早期阶段的技术需要谨慎使用,如果学有余力,可以为早期技术贡献代码,当然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。

在文档不完善的情况下,你可能需要大量阅读源码才能完成对资料的理解,孰优孰劣,要看个人。

下面是我之前做技术选型时候的一些选择,供参考:

技术社区

Github 是目前最大的社区,大量的开源项目会在 Github 上托管自己的仓库,并建立互动社区。你需要关注该技术的 Issue 和版本发布信息。有些技术依然在使用古老但有效的邮件列表,例如 uWSGI。入乡随俗使用它们,观察参与社区讨论的热度和话题的回复速度,能得到正确的锚。

对一些热门技术,社区提供了集合性的资源,例如针对 Vue 的 Awesome Vue.js

问答网站

全球知名的 Stackoverflow 是程序员必上的网站。你可以查看一个话题的热度和回复速度,这能够体现该技术的热门程度。热门的技术总是相对更好的选择,这意味着你可以更容易找到一起讨论的人,你的问题能更容易得到解决。

国内的 V2EXSegmentFault 也是相对靠谱的社区。而对于 知(B)乎,需要谨慎分辨。

总的来说,不建议在知乎提问技术问题。不要使用百度搜索技术问题,尽量少看 简书CSDN 博客 的文章。并非前面的社区不好(都有不少隐藏大牛),而是因为你碰到质量很差的文章的概率更高。在不知道如何快速分辨这些文章质量之前,你会在这些平台上浪费大量时间。

重要的事情说三遍:

不要用百度搜索技术问题!
不要用百度搜索技术问题!
不要用百度搜索技术问题!

经典书籍

成熟技术都有经典书籍,例如著名的 《UNIX 环境高级编程》《JavaScript 高级程序设计》 等等。 最简单的找到经典书籍的办法是在 豆瓣图书 搜索后查看评分。如果一本技术书籍(非小众技术)有 500 人以上的评价 7.5 以上的评分,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本书是经典之作。

挑选出版社也是个好办法。 O’REILLY 策划了一系列优秀的技术书籍,它的书籍装帧使用相同的风格,是的,这个风格你肯定见过。

HTTP 权威指南

在国内,电子工业出版社、人民邮电出版社、清华大学出版社 在技术书籍方面的质量是比较有保证的,买书时可以优先选择它们。

相关联的技术

要完全掌握一门技术,需要学习其相关联的技术。以 Vue 为例,相关的基础架构有这么多:

  1. HTML4/HTML5
  2. CSS3
  3. Node
  4. Javascript/Typescript/ES2015/ES2016
  5. NPM/Yarn

前端生态系统依赖:

  1. Babel
  2. webpack
  3. axios

相关插件和工具链:

  1. Vue Router
  2. Vuex
  3. Vue Loader
  4. Vue Cli

这么多相关联的技术,一次性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。最好的方法是保证学习的主线,在主线周边逐渐展开技术广度,不要追求单个技术的深度,一切以实践中能满足需求为目标。

在需要了解某一个关联技术的时候,也可以继续采用上面的 5 个方法找到该技术的锚,基于优质资料持续深入学习。

我是怎么学习 Golang 的

去年底,我花了 1 个月的时间学习 Golang,并写了一个在生产中使用的小项目。学习的过程如下:

  1. 找到官方和民间最主流的入门资料,阅读完毕。
  2. 选择一个 Web 框架,选择的方法可以参考 SaltStack/Ansible/Fabric 的选择
  3. 找一个即将投入生产的项目,使用 Golang 将其实现出来并部署上线。
  4. 强制输出:把整个学习过程记录在 Golang Resources从 Flask 到 Gin 这一系列文章中。

下面是学习输出文章的一段摘录,现在看来,描写得很准确:

我学习新技术的时候有个不好的习惯,就是除了新技术本身,还会第一时间找一堆与这个技术相关的信息,了解一下其主流应用,把今后可能用到的库啊开源项目啊都找出来。这就导致我在学习 Golang 的同时又跑去看了大量的开源库和 Golang 主流应用的资料。另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,我很有点选择困难综合症,总执着于在一堆技术里面选择出来一个自己看起来顺眼的,相对主流,用起来不错,源码足够优雅的那个。这也就直接导致我足不出户的这两天阅读量巨大,眼都快瞎了。除了选择起来很痛苦,寻找佐证和写垃圾代码测试的过程也是难以描述啊……

我是怎么学习 OKR 的

今年 2 月,为了启动团队 OKR,我全面学习了 OKR 知识,并在新冠疫情期间团队在线办公时,在部分项目中进行了试验,效果还不错。学习过程如下:

OKR书籍搜索

  1. 在豆瓣读书中找到评分最高的关于 OKR 的数据,从图中可以看出,《OKR 工作法》与《这就是 OKR》是最好的书(综合评分和评价数量)。
  2. 深度阅读,做读书笔记。 读书笔记:《这就是 OKR》读书笔记《OKR 工作法》
  3. 阅读一本包含多种绩效管理方法的书,深度阅读,比较所有绩效管理方法与 OKR 的区别。我选择的这本书评价不佳,读起来也的确很乏味。但它对我要达到的目的来说,是一个合适的选择。读书笔记:《绩效管理全流程实战方案》
  4. 在团队中实践。选择一个项目,在制作人完善了解 OKR 的前提下(可以通过读书笔记),与制作人逐条全面讨论目标和关键结果的制订。讨论期间,不断重新理解书籍中的内容,学习书籍中的实例,直至制订出大家都认同的 OKR。然后每周对 OKR 进行同步、调整、打分和反馈。在 OKR 结束时进行总结,并制定下一个阶段的 OKR。

形成默会知识

授人以渔 的重点,是形成 默会知识。有着不同经验的人,在学习时花费的时间是不同的。经验更丰富的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,会从之前形成的知识网络节点中找到类似的经验,与新知识关联验证。如果找到相似的关联,这部分的知识就会立刻被学习者的知识网络接受,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。

形成的默会知识越多,个人知识网络 越清晰,经验关联越丰富,学习新技能和知识的速度就会越快。我在学习 Vue 的时候,已经有大约 18 年没有写 Web 前端,个人知识网络中的前端知识点还是 XHTML/CSS2/Dreamweaver,那时 jQuery 还没有被发明,Node.js 还没有出现,Div 布局还没有成为标准,Web 前端还在使用各种奇技淫巧来解决老不死的 IE 兼容问题。但即使如此,十几年前积累下来的关于浏览器渲染、HTTP 协议以及 HTML 技术栈知识依然快速与新的 Web 标准形成了关联,极大缩短了我的学习时间。

对于技术人员来说,需要不断拓宽个人知识网络的边界,大量阅读和编码,正所谓:

学得越多,就学得越快。

这套方法论并非只能用于程序员。我们在工作中需要掌握的大部分技能,都属于“技术”的范畴。希望读到文章的同学能触类旁通,举一反三。

学习之路,没有尽头。与君共勉。

参考链接

如何学习一门新技术 | zrong’s Blog
学习一个新领域的知识的最佳方法和最快时间各是什么? - 知乎